了解财经,浏览财经。上中国财经网及时了解相关讯息。

广告赞助

宏观经济推荐阅读

◎ > 中国财经网(不能发) > 宏观经济 > INTRODUCE

商务局长的商人朋友圈:手机存几千商人号码 敛财160万(2)

2017-08-21 14:40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2012年,孙健帮助某公司争取到出口商品展示中心补贴100万元。事成之后,孙健便“建议”该公司老总毕飞购买价值20万元的汤沟酒发到公司在国外的工程队。 于是,孙健不仅先后7次收受毕飞所送的钱、物价值近10万元,同

  2012年,孙健帮助某公司争取到出口商品展示中心补贴100万元。事成之后,孙健便“建议”该公司老总毕飞购买价值20万元的汤沟酒发到公司在国外的工程队。

  于是,孙健不仅先后7次收受毕飞所送的钱、物价值近10万元,同时还得到陈富赠送的销售“回扣”5万元,可谓“一箭双雕”。

  就这样,每当孙健义正言辞地拒绝贿赂,就随口说一句:“你去陈总那儿买些酒吧。”商人们心领神会,纷纷在陈富处花大价钱买酒,把送给孙健的钱转账给陈富,再由陈富回馈给孙健。有的人嫌麻烦,连酒都懒得拿,直接开票。

  通过这种方式,孙健先后17次收受陈富所送“感谢费”29.8万元,购物卡4000元。孙健还安慰自己:“我年龄也大了,利用影响力做点生意,也不是什么大事,组织上应该不会为这种小事来查我的。”

  总嫌钱少

  “我对钱过分看重,是因为穷怕了,往事不堪回首。”孙健在忏悔书中这样说。

  孙健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由于父母多病,作为家中的老大,他还要照顾四个弟弟妹妹,从小生活就十分艰辛,经常靠山芋稀饭充饥。后来他到淮阴农业学校读书,生活费更是时常捉襟见肘。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曾经的贫困记忆在孙健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尽管通过勤奋学习他跳出了农门,出人头地,却未能转正他心中已经扭曲的价值观。他把钱看得很重,疯狂敛财又舍不得花。

  刚工作的时候,他每年攒下百八十块,觉得钱不够;后来,每年攒下一两千元,觉得钱还是不够;再后来,每年攒下一两万,甚至十万二十万,他还是觉得钱不够。

  即使到了2012年,他已经购买了大运河广场门面房,又在盱眙农商行、典当行入股了几笔百万元投资,有了丰厚的利益回报,他还是觉得钱不够,内心深处始终缺乏“安全感”。这种对金钱的无休止的渴求导致他贪钱的脚步始终停不下来。

  其实,孙健刚踏入仕途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底线——无论如何不能拿钱。因此与他人交往时,也仅仅限于土特产。偶尔有人送两条烟、两瓶酒,孙健心里都觉得不踏实。1996年10月,孙健时任淮安市政府办主任助理。一位老板曾送给他5000元现金,他不假思索就拒绝了。

  1997年,孙健因才华出众获领导赏识,仕途开始进入“快车道”:他先担任淮安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后转为淮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市改制办主任,年纪不大,当上重要岗位的领导,可谓平步青云。在别人声声的赞叹与恭维中,孙健开始飘飘然。

  与此同时,他与企业老板接触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他帮助企业协调土地出让、资金拨付、政策兑现等具体问题,企业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从收奖金到收礼,再到受贿,用他的话说:“拿着拿着,钱的界限就不清楚了。”

  一次,某国企老总杨某找到孙健,请他帮助自己疏通一下,阻止某客商的收购。在孙健的运作下,该收购谈判搁浅。为了表示感谢,杨某在春节前送给了孙健5000元,他半推半就收了下来。

  刚开始,孙健内心极为忐忑,可过了很久,他发现也没啥事。从此,他一直绷着的那根弦彻底松了下来,开始放纵自己的贪欲。从缩手缩脚到大手大脚,从半推半就到来者不拒到主动伸手,直到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做起了投机生意。

  随着有求于孙健的单位、企业越来越多,慢慢地,孙健对于三千五千、万儿八千的钱卡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逢年过节,孙健会特意呆在办公室等人来拜年“送礼”。有一次,正值除夕前夕,短短1小时里就来了5个人,结果连谁送的什么都对不上号。

  2014年8月,孙健准备装修自家的别墅。他翻出手机里的“资源库”:别墅想改造,图个省事,请毕老板安排土建人员改造一下;想装电梯,电梯公司的钱总是朋友,自己曾帮过忙,于是钱总贴了4万元;想把院子弄得美观些,正好挂钩服务多年的刘总有个工程队,请他砌个小鱼池;想装空调和整体厨房,想起做单位办公楼的装修公司朱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