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财经,浏览财经。上中国财经网及时了解相关讯息。

广告赞助

企业商讯推荐阅读

◎ > 中国财经网 > 企业商讯 > INTRODUCE

谁的“口味”塑造现代世界? “茅台外交”见证中国重返国际社会(2)

2017-08-21 14:39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中美关系尽管不乏坎坷,却始终没有脱离1972年确定的轨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两国领导人已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其简明、务实的发言引起热烈反响。

  “只要我们喝够了茅台,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基辛格对邓小平的讲话表示赞同。三年后,基辛格卸任国务卿,此后虽再未直接参政,仍以学者、民间智库思想家、政治评论员等多种身份,继续担当中美之间的友好使者,多次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

  “你待我以酒席,我以酒席还之”

  如今,外交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依旧是民间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更是国际关系学者们争辩不休的课题,中苏关系正常化也成为了重要研究案例之一。

  中美建交之时,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正处于守势,自1969年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国关系也降至冰点。

  “两国外交人员见面基本上也是抗议或反抗议。互设在莫斯科和北京的两国大使馆,双方大使几乎都缺位,仅有临时代办维持着馆务。”一名资深外交官回忆说,直到1989年,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访华,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

  为了邀请戈尔巴乔夫访华,时任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透露,他提前半年就访问莫斯科,并当面向戈尔巴乔夫转达中国领导人的访问邀请。两个月后,前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回访北京,确定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具体日期。

  1989年5月16日,首都机场的航站楼,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握手并对他表示欢迎,“三年前我就期待着与你见面,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如果阁下能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待上几天,我倒是非常有兴致陪你去看一看巧夺天工的美景,品一品中国地道的美酒。”

  “能够来到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能够和中国的伟人您会晤,是我一直都在期待的事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戈尔巴乔夫不无感慨地说,“我也非常希望您能到我们苏联去,我们苏联人民会用我们最热情的待客之道欢迎您,用我们苏联人民最喜爱的美酒伏特加招待您。”

  你待我以酒席,我以酒席还之。酒,已成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绕不开的元素。当晚,钓鱼台国宾馆的宴会大厅里,洋溢着欢乐、融洽的气氛,两国领导人畅谈当下及未来的发展合作趋向。戈尔巴乔夫表示,祝贺中国即将收回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及领土,并支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外国消费者钟情中国茅台。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邓小平则提出八个字,并设宴款待戈尔巴乔夫。对于宴会所用何酒?邓小平亲自做出安排:苏联人喜好烈酒,伏特加之烈让苏联人引以为豪。不过,这次中国之行,要给苏联访华领导人一个全新的口味。

  “为了庆贺两国关系正常化,今天我们特别准备了国酒茅台。”邓小平举杯提起祝酒词,并热情地介绍说:茅台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县茅台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就发生于此。为保证质量,茅台酒厂严格把握制作、包装、保存等多个环节,所用的水是赤水河水,已由当地政府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真不愧是中国的国酒。”一名新闻工作者记录下当时的场景:“戈尔巴乔夫听闻邓小平的介绍后,连连点头,然后眯起了眼睛,又小品了一口,一副很享受的样子,最后一饮而下。放下酒杯,戈尔巴乔夫面色红润地大笑起来。”

  历史也似乎与戈尔巴乔夫开了个玩笑。1985—1987年期间,戈尔巴乔夫曾颁布《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当时,伏特加、白酒和啤酒的价格被严重抬高,销售时间和数量也受到限制,甚至饮酒的镜头也从电影中被剪辑掉。

  但在此环境下,依旧不乏跃跃欲试者。时任驻尼日利亚大使王嵎生回忆说,有一次,他在尼日利亚宴请苏联大使,出于苏联“禁酒令”的考虑,只让服务员上葡萄酒和软饮料。不料,王嵎生却发现苏联大使有点神色不安,好像期待着什么。当得知中方备有茅台酒的时候,这名苏联大使“挡不住的诱惑”,马上转过头跟其公使商量,“准备明天在大使馆党委会上检讨吧”。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阅读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