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2年,小平南巡,世风剧变, 来自改革开放的最前哨, 一篇名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长篇通讯, 风靡全国,周君良也深受感染,蠢蠢欲动。 原本暑假陪儿子到深圳旅游, 却突发奇想带着儿子和作品, 到《深圳特区报
![]() 1992年,小平南巡,世风剧变, 来自改革开放的最前哨, 一篇名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长篇通讯, 风靡全国,周君良也深受感染,蠢蠢欲动。 原本暑假陪儿子到深圳旅游, 却突发奇想带着儿子和作品, 到《深圳特区报》毛遂自荐。 幸遇《深圳特区报》的创办人、前《南方日报》副总编, 广东新闻界的风云人物,区汇文。 一番交谈后,区总编单刀直入, 问他是否想来报社上班,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让他回贵州等消息, 并安排专车送他回宾馆。 1993年春节前夕,《深圳特区报》发来借调函, 周君良喜出望外,却又措手不及。 幸得省工会领导诚心成全, 还为他保留了贵阳的工作职位。 93年,初入《深圳特区报》的他被安排在时事部, 负责处理新华社的新闻,发挥空间受限, 但经他处理的标题大都开阔大气,文艺十足, 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他也就此成为最早的“标题党”。 从边远省份的小报到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大报, 这是很多媒体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周君良更是格外珍惜。 除了做好“标题党”的基本工作, 不安份的他四处寻找题材, 到虎门、进东莞、奔杭州、赴宁夏…… 找老板、见市长、访书记,谈企业、论民生, 勤勤恳恳,“很不老实”! 在深圳的他工资高、福利好、机会多, 37岁的周君良人生得意、但不尽欢。 妻子一个人在贵阳边工作边带孩子, 周君良自己也非常辛苦,长期熬夜班, 对家人的亏欠,自身病痛的折磨, 使他内心非常苦闷。 1993年,即将博士毕业的黎宗剑与周君良合影 在挚友黎宗剑博士(现任世界500强的新华保险常务副总裁)一句“再伟大的事业在亲情面前都将黯然失色”的促动下, 回贵州养病的他决心回家发展。 深圳虽然发奖、加薪、调岗,极力挽留, 他还是决定回贵州,回到家乡,回到妻儿身边。 每每回忆至此,周君良眼里的《深圳特区报》, 是温情的、是留恋的…… 短暂的深圳一年,他切身体验了改革前沿阵地的春夏秋冬; 短暂的深圳一年,人孤独、心寂寞的关东汉子找到了作为贵州人的归属感; 短暂的深圳一年,频繁的深圳家书为年少的儿子种下了一个“心锚”,长大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他又将在父亲奋斗过的地方继续耕耘。 所以,周君良在深圳的日子,未完待续…… “父亲曾在鹏程历练文胆,儿子现在深圳崇尚警魂。”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