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受了化疗的痛苦煎熬,完成了第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王万瑜决定不再进行后面的50次放疗和7次化疗,吴播生再次发信息支持她:“万瑜,我认为您的决定是正确的。现代医学还有很多未知数,那些对病人有益无害,又使病人能
经受了化疗的痛苦煎熬,完成了第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王万瑜决定不再进行后面的50次放疗和7次化疗,吴播生再次发信息支持她:“万瑜,我认为您的决定是正确的。现代医学还有很多未知数,那些对病人有益无害,又使病人能够承受的方法才应该是首选的。您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应该是对的,作为同窗学友我一定是应该站在您的角度去考虑,我相信我们的选择是利大于弊的。”吴播生认为医学界尚有很多未知领域还在探索和研究中,不能肯定今天的治疗方法就一定是保险的。治疗得因人而异,不分青红皂白地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会伤害病人,让病人雪上加霜。 自王万瑜停止化疗后,吴播生就密切关注乳癌治疗的动态。他告诉王万瑜,打听到有几个得此病的病人,也是只化疗了一个疗程,然后采用中医调理,一年多了,身体状况良好。有此先例,王万瑜诚惶诚恐的心也就放下了。不久后,吴播生又发信息欣喜地告诉王万瑜治疗乳癌的最新信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乳癌病人,每天按照标准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60%-70%人数的复发率。王万瑜很听他的,当天就开始服阿司匹林了。对吴播生的信任,使她对战胜癌魔充满信心!术后的时间里,吴播生时时会发信息了解王万瑜的治病情况,不断指导、鼓励她。当知道她检查指标基本正常后,吴播生又发来信息鼓励她:“万瑜,你以坚强的毅力、必胜的信念,在抗癌的漫漫长路上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今天终于初见成效。你是成功者,你是胜利者!作为你的老同学和朋友我感到无比欣慰。衷心祝福你早日康复,以崭新的姿态去拥抱生活。” 2011年11月26日,按照西方习俗,是感恩节,王万瑜向吴播生发了信息,感谢他在生病养病的日子里,不懈的康复指导和关心,吴播生在第一时间回复了短信,云:“万瑜,在战胜病魔的日日夜夜,你以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毅力使你今天的生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作为老同学我真心为你祝福,你应该感谢你的家人,是他们给了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应该感谢你自己,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上苍也为你动容,好人会一生平安!给力!加油!” 吴播生说,他的人生追求,他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有博大爱心的善良人。对待好友如此,对待他的病患同样如此。 ![]() ![]() 退休后的吴播生被返聘到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担任院长,“抢救病人生命是第一要务”的信条让他乐此不疲。军人的身份让养成了做事格外严谨的风格。在医院,每位需要手术的患者都必须由他亲自把关,确保各项指标正常,万无一失方可进行。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吴播生总能在第一时间冲到第一现场。他的同龄人,恐怕没有几个能如此敬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了。吴播生的女儿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回家养老,吴播生却总是笑笑说:“爸爸是上过战场的人,什么都不怕,只有治病救人才能让我心安。”吴播生的那股韧劲儿,让他在面对挫折时也勇往直前,七十多岁仍然不服老,心系患者,与患者同在。他说:“患者让我看病就是信任我,他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了我的手上,我也该用全部的热情去帮助他。”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每天忙忙碌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才能过得充实。 有什么职业能让你如此地接近生命,并延续他呢?行医几十载,吴播生仍然坚持真理,坚持初心,坚持医者和军人的职业精神,活得如此潇洒有姿态,令人艳羡。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