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这一问题从企业对外的口径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部分员工的担忧与不满,可口可乐公司方面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公司重视和尊重每一位员工。我们也完全理解一些同事对重组业务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不安。鉴于此,公司管
而这一问题从企业对外的口径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部分员工的担忧与不满,可口可乐公司方面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公司重视和尊重每一位员工。我们也完全理解一些同事对重组业务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不安。鉴于此,公司管理层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一直保持与员工进行透明真诚的沟通,耐心予以解释,并鼓励员工能够通过正规渠道、合法途径提出诉求。事实上,凡是跟装瓶厂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在重组后与装瓶厂的合同关系不会改变,也将继续履行。员工连续不间断劳动合同关系下形成的工龄,将继续累计计算。 达能方面也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一交易只涉及公司的股东变更。对于乐百氏员工来说,公司未变,劳动合同也不变,员工法定的权益和待遇也不会受到影响。该交易不涉及裁员计划。 京师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事务部主任徐玉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只有在非因员工过错的裁员中,企业才有义务向被裁员工提供2N倍的赔偿金。所以,像可口可乐员工提出赔偿条件的基本前提是否成立还是个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人士向记者表示:“类似的公司股权交易中,在企业仍然会同员工续签合同的情况下,员工很难依照法律程序来获得补偿。如果一开始有补偿计划,那么在企业双方的谈判中就会涉及这一问题。如果企业并没有打算提供补偿,员工也是有可能自己争取到的,毕竟企业还是希望员工能够配合业务的顺利过渡。” 问题焦点或转向民营企业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些被抛售的资产必然都是业绩不够理想的板块,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抵触情绪,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中国的市场经济所经历的波动周期还少,然而他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就是最残酷的商业市场竞争。”徐雄俊说道。 从可口可乐财报来看,其今年已经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营收下滑,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4%、5.1%以及7%。 而被达能出售的乐百氏业务境况更是惨淡。在2015年中国瓶装水市场份额的排名中,乐百氏瓶装水早已跌出前十名,市场份额不足1%。有业内人士指出,其正面临一定的亏损。 “在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不能提高营业收入,至少也要在提高利润方面下一些功夫。”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说道。 而面临业绩压力的也不仅仅是外资企业。蒙牛乳业在2016年1月至6月的净利润减少20%,台湾的康师傅的净利润也下降65%。中国旺旺1月至6月销售额为97亿元,同比减少13%。恒大也出售了粮油奶粉冰泉的整个版块业务。 朱丹蓬还指出,食品饮料行业的业务剥离、股权转让在2017年还会继续增加,而从今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可能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面对这一问题。企业要在员工安置以及危机公关两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对可能的情况提出应对方案,不要等到问题扩大形成舆论压力,企业反而会更加被动。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